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国航天日 | 中国首次!火星重磅“写真照”来了

来源:银川科普    时间:2023-04-25 08:26:57

微信号:银川科普

加关注


【资料图】

文章来源:科普时报、央视新闻

内容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编辑删除

今天(24日),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

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鲁宾逊投影图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空间分辨率为76米,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好的基础底图。

△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 △鲁宾逊投影图 △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 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历时8个月,实施了284轨次遥感成像,对火星表面实现了全球覆盖。地面应用系统对获取的14757幅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 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火星高分影像,识别了着陆点附近大量的地理实体,国际天文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将其中的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人口数小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以命名。将中国标识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 22个地理实体分布图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经历202天的奔火飞行,成功进入环火轨道。2021年5月15日,着陆巡视器降落在目标着陆点,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至2021年8月15日,火星车完成90个火星日的既定探测任务后,继续实施拓展任务,已累计巡视探测358个火星日,行驶1921米,目前仍处于休眠期;至2022年6月29日,环绕器实现了全球遥感探测,目前已运行超过1000天,状态良好,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积累原始数据。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步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目标圆满完成。 任务携带的13台载荷累计获取原始科学数据1800GB,形成了标准数据产品。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学成果。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获取的着陆区亚米分辨率地形数据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开展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 通过相机影像获取的火星车车辙图像数据研究,获得了着陆区土壤凝聚力和承载强度等力学参数,揭示了着陆区表面物理特性。通过对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数据研究,发现巡视区近期水活动证据,揭示晚亚马逊纪(7亿年前)火星水圈比传统认知的更加活跃。通过对火星车双频全极化雷达获得的着陆区地下分层信息研究,发现火表数米厚的风沙尘下约30米和80米存在两套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揭示距今30亿年以来多期次水活动相关的火星表面改造事件和地质过程。通过对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和火星气象测量仪获取的数据开展综合分析,发现了巡视区存在距今约7.6亿年的盐水活动和现代水汽循环的证据。 上述原创性成果已在《自然》(Nature)、《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国家科学评论》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

在遥远的火星,祝融号每前进一米,就会在地表刻下两个“中”字。

这个独特又浪漫的“脚印”,源于科研人员的精心设计:祝融号两个后轮上带有“中”字,行驶时会留下印记。根据字间距,他们可判断火星车是否出现打滑等风险。随着祝融号的行进,火星上已留数千个“中”。

今天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将华夏神话变成现实、让中国红闪耀宇宙深处……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加速推进,将越来越多的中国印记“写入”太空。这些“彩蛋”,是比浪漫更浪漫的故事↓

中国航天的浪漫藏在每一次仰望星空时

对于广袤宇宙,中国古人有过无数浪漫想象。而今再抬头,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已将远古神话一一照进现实。

从前, 天宫是传 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九重天之上,气象万千。 如今, 天宫是中国空间站。赴九天,探苍穹,它与蔚蓝星球相望,迎接12名中国航天员先后入住。 从前,民间流传, 嫦娥奔月成仙,玉兔与之相伴,一起居住在广寒宫。 如今, 嫦娥是中国探月工程之名, 玉兔是我们对月球车的爱称, 广寒宫是“嫦娥三号”探测器落月之后的附近区域,附近三个撞击坑被命名为 紫薇、 太微、 天市。目前,我国已有五位“嫦娥”相继奔月,两只“玉兔”巡视月球。每一次抵达,留给我们的都是皎皎惊叹! △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了月球“土特产” 从前 ,祝融 是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祝”指永远,“融”就是光明。 如今, 祝融是 中国首辆火星车。它点燃我们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 从前大闹天宫的 悟空,如今是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从前追逐太阳的 夸父,如今是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 从前民间神话中的春之神 句芒,如今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检测卫星;从前牛郎织女相聚的 鹊桥,如今是我国嫦娥四号中继通信卫星…… 上个 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标 识,其中藏了一只中国神话传说中的 神兽鲲。 只见上古神兽身披祥云向上游动,与中国空间站同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成为现实,“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古人对广袤宇宙发出的叩问,我们正在一一回应。

中国航天的情怀

藏在航天员的日常里

身处天宫,航天员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也在向世界传递独一无二的中国式浪漫。

他们是“太空书法家”,在云霄之外,笔墨行云流水。

执行“神十二”任务期间,刘伯明直接用毛笔写下大大的“理想”。

2023年春节,“神十五”乘组费俊龙、张陆、邓清明合写了一副春联,挂起中国结,年三十的饺子也不能少。

他们是“太空民乐家”,万米高空奏响传统乐器。

在“神十”飞行期间,航天员张晓光曾举行“音乐会”,将美妙的 笛声带上太空。

“神十三”乘组进入太空,航天员们的乐器更加多样。王亚平轻抚古筝,一曲《茉莉花》宛转悠扬;叶光富手执葫芦丝,将《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旋律洒满天宫。

他们是 “太空摄影家”,记录下祖国大地的壮美辽阔。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王之涣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今,航天员们上到了更高的“楼”,看到了更美的风景。从想象到看见,这就是跨越千年的浪漫。

△“神十四”航天员实拍黄河入海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当中国空间站“路过”家的方向,航天员王亚平捕捉到了万家灯火的璀璨。

△王亚平拍摄的山东半岛局部照片

航天员还将传统手工艺 扎染带上太空、在失重条件下 泡茶饮茶、闲暇时 打太极强身健体。 就连航天员的舱内用鞋,鞋底还藏着一个小秘密:这双鞋柔软、轻便,鞋底镂空,图案设计 源于“九天揽月”的篆书汉字, 外圈环绕的是周天星宿。 他们举手投足间, 皆是 中国范儿 。 中国航天的骄傲藏在那抹亮丽的中国红回望中国航天事业创建时, 在近乎“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中国航天人敢于“抬头问天”,又能“低头钻研”。 从小到大、由弱渐强,用几十年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上百年走完的发展道路。 鲜艳的 “中国红”,到达太空、月球、火星, 一步步去往更 远的地方 。

20年前,“神五”航天员杨利伟将五星红旗带到太空

“神七”航天员翟志刚挥舞国旗,这是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出舱活动

2013年,嫦娥三号着陆月球,五星红旗第一次亮相月球

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国旗,这是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动态展示

2021年,五星红旗随祝融号火星车抵达火星表面

在浩瀚宇宙中,我们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此外,我们的 风云、 高分, 上可观风起云涌, 下可测地理万千; 我们的 北斗, 拉开覆盖全球的“天罗地网”; 我们的 天链, 架起一座座天地沟通的桥梁 ……我们向外探测的距离越来越远,范围越来越广 ! 我们憧憬

更多中国神话变成现实

我们期待

更多中国足迹留在太空我们盼望更多中国红闪耀宇宙中国航天,加油!

银川科普

银川市科协官方微信平台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