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福建省档案馆展览的两岸家书(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倩倩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华社福州6月24日电(记者邓倩倩、郭圻)“高兴收到你的来信,忍不住眼泪流出来,分别这四十几年来以为不能再有你的消息,没想到能在这晚景之年收到你的来信。”这是一封催人泪下的家书,来自台湾的一位老父亲,1988年时写给身在福建龙岩的儿子赵阿和。这封家书如今保存在福建省档案馆。
这封家书的捐赠者是赵阿和的养子兰有文。他介绍说,由于历史原因,赵阿和在1949年后辗转来到福建龙岩武平县谋生,与在台湾的父亲分开一晃几十年。1987年后,两岸恢复民间往来,赵阿和将浓浓的思念装进信中,循着台湾家中原址寄去,终于取得联系。
兰有文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赵阿和在生命垂危之际哽咽地说:“我这一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能与台湾家人团圆。多么希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归,两岸能够早日统一,不要让我的悲剧在下一代重演。”
纸短情长,一封封家书在两岸历史中记录下骨肉亲情、无尽思念。2022年3月起,福建省相关部门发布征集公告,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在这过程中,一段段饱含深情的两岸故事被更多人知晓。
得到征集消息的“台湾女婿”林振华,把珍藏的73封两岸家书捐给福建省档案馆。这些家书是林振华、陈慧贞夫妇与台湾亲人十多年的通信记录。
图为福建省档案馆开设的“共同家园 共同记忆”展览局部(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圻 摄
“家中这些信件,每个字都在说‘两岸一家亲’。”林振华说。陈慧贞的祖父曾是台湾板桥林家的管家,其祖辈从福建安溪迁往台湾,到陈慧贞这一辈已是迁台第六代,又回到了福建。
“了却平生愿,随妻宝岛还。会亲情脉聚,祭祖血缘绵。阿里名山翠,双潭秀水妍。遥观云散处,海峡彩虹连。”林振华2012年曾写下这首诗送给台湾的亲人们。那年他和妻子首次回台湾探亲,与亲人们欢聚一堂,圆了重逢梦。
福建省档案馆编研开发处副处长吴永宁说,截至目前,福建省档案馆已征集到相关档案文献1588件,包括书信301封、照片768张,以及其他纸质、实物、录音录像档案等。征集的重点偏向民间交流往来,内容是否公开尊重个人意愿。
“在这些档案文献中,可以看到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往来的历史。”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秘书长蔡丽华说,两岸家书承载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深厚亲情和共同历史记忆。
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江尔雄说,两岸家书最能勾起同胞间的情感共鸣。此前,在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雁塔村徐氏村民家中,发现保存有20多封百年前与台湾亲人往来书信。后来,台湾徐氏族亲循信回到雁塔村认亲,续写了两岸血脉情缘。此类亲情故事仍在不断上演。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